舆论监督报道要富有建设性
作者:韩春光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2期
2010年初,在省会新闻界迎新春茶话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全省新闻媒体提出,要努力破解舆论监督难。2011年初,在省会新闻界新春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又用大量篇幅讲舆论监督,他说:“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过去的一年,舆论监督不断在加强,越来越显现出正面报道的效应。”
刚刚过去的2010年,河南日报群工部分别以整版刊发破解“舆论监督难”理论研讨会报道、在头版刊发破解“舆论监督难”系列言论、让舆论监督报道上头版、实行舆论监督报道报网互动等形式,在破解“舆论监督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关注宏观重大民生问题,既打“老鼠”又打“老虎”,对一些权力部门、强势部门的消极行为,敢于抵住压力、排除干扰、大胆监督,在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舆论监督报道提升了更高的水平。
笔者以为,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要求,继续破解“舆论监督难”,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搞报道。监督要有好的出发点,目的在于推动和改进工作。换言之,就是用建设性的批评来破解舆论监督难,通过批评营造出新的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出广大河南人民构建和谐社会、谋求科学发展、建设好中原经济区的信心。
应该说,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对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历来都是非常重视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会、编委会更是一向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河南日报群工部每周有两个版,一个是《舆论关注》,一个是《民声民情》,有一支采编队伍专门从事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大环境,比过去好多了。但是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原因就是舆论监督的小环境不好:一是报道采访难。舆论监督采访之所以比较困难,就是谁都不愿意成为监督的对象,很多人不配合。二是报道发表难。很多时候,记者采访还没有回来,说情的电话就打过来了。稿子不发吧,这是分内的工作;发吧,又可能得罪人,让人十分为难。这就要求,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心态,有一股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管被采访对象对你如何,你都必须心态平和,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可以说,每一篇舆论监督报道的采访,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麻烦,关键是遇到麻烦时不能心烦,不动肝火,正确面对,积极应对。舆论监督报道大多“难产”,搞舆论监督的同志对此都深有体会。因此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就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执著执著再执著。 舆论监督不是为了监督而监督,而是将事态向着积极的方向进行引导: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工作、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科学发展。抓住那些既是党委、政府下决心解决、有能力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又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热点来监督。不能拿党委、政府目前还无法解决、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进行炒作。既要大胆揭露和批评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又要防止人为炒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使舆论监督真正起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作用,做到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舆论监督的力量来自事实的真实性、可靠性。开展舆论监督,必须进行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掌握准确、全面、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道听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给被采访的各方以话语权,让被采访的各方观点充分交锋,相互碰撞。要辩证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切忌片面性,防止简单化,不仅要对事实本身负责,而且要对事实使用的准确性负责,不夸大、不缩小,既不说过头话,也不搞绝对化。
以恰当的方法开展舆论监督。要善于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实践中普遍存在这几个方面的结合点上发现典型,抓住那些既能反映事件本质,又有法可依、有政策可循的倾向性问题进行舆论监督。不能四面出击,拳打脚踢,逮住什么就报什么。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注意火候节奏,分清轻重缓急,讲究策略艺术,注重实际效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量适度,密度调控,既要运用公开报道手段,又要运用内参反映形式。
舆论监督报道要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泄露国家秘密,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不得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取得新闻素材、核实报道内容都要通过合法途径、程序和正当的方式,不能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更不能把个人恩怨、私心杂念、小团体利益等掺进去,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打击报复、整人整事或谋取私利。
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反对不正之风,又要使人民群众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又要帮助党委政府做好工作;既要有利于某一问题的解决,也要有利于同一类问题的解决;既要对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揭露批评,又要实事求是,不能以偏赅全。
2009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上致辞时说,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说,舆论监督只要践行“三贴近”,富有“建设性”,实事求是,选准问题,注意方法,把握导向,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大有作为,舆论监督难也是完全可以破解的。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