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春天
这是一则日本的童话。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情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盼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了面包。当他把面包拿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它种植和创造出来,等待我们用爱作中介,把冰凌百丈变为繁花万朵。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1.【提取信息】读短文,回答问题。
(1)文章想象奇妙,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可为什么在少女的坟墓上,竟开满
了五彩斑斓的小花?(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待流浪的少女,国王的做法是___________;农夫的做法则是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_的写法。
2.【整体感知】请用“ ”画出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3.【品读句子】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人物】你认为国王、农夫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确选择】这个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个少女就是春天,善待她就能拥有春天。
B.对待别人不能冷酷无情,热情友善地对待他人,自己也能得到回报。
C.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不仅仅是春天,还有生活。只要我们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那么幸福就会永远属于我们。
6.【语言运用】“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你觉得除了春天,还会有些什么是“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李邕(yōnɡ)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1.【分析判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能、恒、生”这四个字的韵母相同。 ( ) (2)“假、调、夫、少”这四个字都有两个读音。 ( ) (3)“日、九、未、少”这四个字的结构相同。 ( )
(4)“父、斧、爷、爹”这四个字都可以查部首“父”。 ( ) 2.【理解词语】“扶摇直上”中“扶摇”的意思是( ) A.盘旋上升的旋风。 B.神树名。
3.【品析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简要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诗句】风停了,大鹏飞下来了,一挥动翅膀就扬起江海里的水。这让你想起了这首诗中的哪两句?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1)这里的春天来了! (2)驱赶少女 热情接纳 对比 2.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3.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说明了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 4.性情冷漠,没有同情心。 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5.A 6.示例:除了春天,还有幸运、幸福、机会、友情…… 古诗阅读
1.(1)√ (2)√ (3)√ (4)√ 2.A
3.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大鹏随风而起,凭借风力盘旋直上九天云外。 4.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示例:我想到了大鹏的力量很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创新阅读专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材料二:
【调查数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8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1.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少数受访者认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D.书法教育可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 2.仔细阅读材料,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学3~6年级可以不练钢笔字。 B.书法列入课堂,说明书法课的重要性。 C.在继续写好钢笔字的前提下,练习毛笔书法。 D.要重视并继承好书法传统文化。
3.( )的受访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A.71.4% B.72.5% C.42.5% D.84.7% 4.根据以上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就学习书法这个话题对小学生说几句话,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古文阅读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虎求①百兽而食②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③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④天帝命⑤也。子以我为不信⑥,吾为子先行⑦,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⑧,故⑨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求:寻求,寻找。②食:吃。③使:派遣,命令。④逆:违抗。⑤命:意旨,命令。⑥不信:不诚实,不可靠。⑦先行:在前头走为后面的人开路。⑧然:正确,有道理。⑨故:所以。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帝使我长百兽(长:长官、首领。) .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遂:于是,就。) .C.兽见之皆走(走:逃跑。) .
D.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害怕。) .2.下面这句话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B.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C.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D.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A.你跟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 B.你跟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没有敢逃跑的。
C.你跟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D.你跟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没有敢逃跑的?
4.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________,与这个成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zhù)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③之,又不得。瞋甚④,复于地取纳口中,啮⑤破即吐之。
【注释】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②鸡子:鸡蛋。③蹍(niǎn):踩。④瞋(chēn)甚:愤怒至极。⑤啮(niè):咬。
1.文中有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填序号)
箸:_____ 屐:_____ A.筷子 B.木鞋
2.王蓝田对这个鸡蛋先做了什么?后来又做了什么?请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将下列短语重新排序:_________。
①纳口中,啮破即吐之。 ②以箸刺之。 ③举以掷地。 ④以屐齿蹍之。 3.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4.面对如此性急的王蓝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