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江源区松花石及奇石探讨
摘 要:松花石矿赋存在中元古界青白口系南芬组地层中,岩性为含硅质泥晶灰岩,颜色多呈绿色、黄绿色、紫色,因最早发现于松花江流域而得名。江源区为我省松花石矿的主产地,松花石主要用于板材的加工、工艺品的制造等,以其艳丽的色泽,细腻的质地,优美的外形,良好的打磨度倍受市场的欢迎。市场价格与日攀升,特别是在赏玩界的带动下,由松花石所衍生产物“松花奇石”市场渐入佳境。每块奇石价位不菲。
一、松花石矿的区域分布
(一)松花石的成因
松花石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浅海相,属较稳定的浅海相沉积,海水搬运来的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平行规则排列,构成了松花石的骨架。在浅海中的藻类及菌类的遗骸以细小的微粒,充填到骨架中。海水中的还原环境和陆源的碎屑分解沉积,使得结构紧密。除带有横向、纵向丝状纹理外,一些金属矿物还形成了金线、金星、石眼、使得松花石颜色多样、绚丽,层理刷丝明显。
(二)青白口系南芬组地层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青白口系南芬组地层形成于中元古代后期,是处于古陆边缘海陆交替的独特的古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在中国是不多见的。从区域上看,吉林省青白口系南芬组岩性组合与辽宁南芬组、蓟县景儿峪组上部、淮南刘老碑组相同,上部均为紫色、黄绿色页岩;中、下部为紫色灰岩、泥灰岩。这四个区该层位中均含微古植物及宏观藻类化石(其同位素年龄为787-862Ma),在大地构造上分属于华北地台北缘和南缘。从岩相古地理及岩石组合看,其它几个区亦具备“松花石”的形成环境。这种环境中形成的观赏石,在长白山附近及浑江流域叫“松花石”,辽东太子河流域称为“桥头石”。
(三)松花石矿在吉林省的产出现状
吉林省松花石矿主要分布于浑江流域及安图两江地区。目前在通化葫芦套、大安及白山市八道江区的库仓沟等地都发现松花石矿床;虽然在安图县两江地区松花江边上找到了松花石开采遗址,但由于被大面积玄武岩覆盖,含矿层南芬组也是零星分布,不具规模。
据董佩信资料浑江流域南芬组地层厚524米,沉积了17个沉积层,其中只有五层称为松花石,而且大多都在沉积层的下部。从青白口系南芬组剖面可以看出,在浑江向斜构造上,通化境内由于古盆地相对较小,沉积的厚度薄,松花石矿层少。江源区的大阳岔、八道江区的库仓沟一带南芬组厚度最大。从整体上看江源区松花石矿层分布广、层位稳定,矿体规模大。
二、江源区松花石矿床地质
(一)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调查工作,在江源区共发现三处松花石矿产地,分别位于七星泉、外岔沟-爱民五队、小苇塘沟-新开岭一带。三处矿床均赋存在青白口系南芬组下部层位中。其特征如下:
1、七星泉松花石矿
矿体呈层状,单层厚几cm~20cm,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25°~35°。主要由地质观测点及采坑控制,出露宽度100~200米,长1.5公里,最宽处可达300米,松花石主要呈绿色、紫色、黄色,淡绿与紫色相间、黄绿相间等。
2、外岔沟~爱民五队松花石矿
矿体呈层状,单层厚几cm~20cm,最厚可达30cm、南东倾,总体走向北东40°,倾角30°~40°,宽度大约在100~200米,控制长4公里。松花石矿多呈绿色、蛋青色、紫色,有紫绿相间、紫黄相间的木纹石、紫中带绿雨丝等。
3、小苇塘沟-新开岭松花石矿
矿体呈层状,单层厚度一般几cm~20cm,最厚可达30cm、控制长8公里,出露宽度30~100米,最宽可达400米。总体呈35°走向,倾向南东,倾角20°~40°。该松花石矿层中,下部以绿色为主,中部以紫色为主,上部为绿色与紫色互层,并见有紫绿相间、黄中包绿、金眼等。
(二)矿石质量特征
(1)矿石结构
泥晶-微晶结构。
(2)矿石构造
层理构造,条带状构造。
2、矿石成份
(1)矿物成份
主要矿物为微晶方解石,并含有少量粘土矿物、石英等。
(2)矿石化学成份
松花石化学成分详见表1。本表中江源区松花石岩石全分析样品18件,同时列举了董佩信著《大清国宝-松花石砚》中的北京故宫(宫藏)、安图县古采场、白山市八道江区、通化市松花石化学成分全分析结果。对比结果如下:
二氧化硅(SiO2)江源区松花石含量11.27~44.68%,平均25.92%,与白山市八道江区、通化市大体一致,比故宫(29.63%)、安图古采场(30.12%)略低,更易打磨雕琢成形。
方解石(CaO)江源区松花石含量18.51~47.12%,平均33.15%,与白山市、通化市大体一致,与故宫(33.54%),安图古采场(32.25%)基本一致。
Fe2O2、Al2O2、MnO、MgO等成分与故宫、安图古采场相比基本一致。
另外,对江源区松花石矿的放射性及成色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放射性元素U、Th的平均值分别为16.24×10-6、6.55×10-6,与沉积岩普遍含量对比均在本底值,说明江源区松花石没有放射性。成色微量元素分析了Cu、Co、Ni、V、Cr五种元素。其中Cu平均值12.51×10-6,Co平均值为16.45×10-6,Ni平均值为39.28×10-6,V平均值9.61×10-6,Cr平均值13.07×10-6,均没有异常值出现,说明该区松花石的颜色与成色微量元素无关。
(三)物性特征
1、松花石颜色俏丽,层理明显
江源区松花石主颜色为绿色、紫色。颜色从深到浅又可分为褐黑色-紫色-灰紫色-灰绿色-黄绿色-绿色-浅灰色-灰白色等,颜色多样,色彩艳丽,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纹色。其成因主要有:
(1)在氧化与还原交替的浅海环境中,大量物质的带入带出,形成多物质、多颜色相互沉积。
(2)颜色与Fe离子含量及价位关系密切,一般地说,高价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时呈紫红色、褐或黄褐色;当在还原条件下,松花石粘土矿物成份中,铁离子有Fe2+和Fe3+两种价态,一般呈现绿色。
(3)松花石常呈多种过度颜色,如灰黄色、黄绿色等等,究其主要原因是松花石常含不等量的有机质,在成岩作用中,有机质因分解而减少,高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常呈泥级质点共存其间,一些带色的微细陆源碎屑也常侵入,是出现过渡色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松花石的颜色与其形成的环境关系极为密切,有时还与其矿物成分有关,成因极为复杂。
松花石具有特有的层理结构,除带有横向、纵向丝状纹理外,一些金属矿物如黄铁矿等形成了金线、金星、石眼,层理刷丝明显。
2、硬度、光泽
松花石的维氏硬度(Vikevs)180.87~196.55,硬度中等。由于质地细腻、均匀,受力效果好,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雕琢。由于在不同层理中的成矿物质成分略有差异,水平打磨可以出现不同的水平层理、纹饰,垂直打磨会出现不同的纹理。
松花石的光泽均为油脂光泽,打磨后的松花石动感十足。
3、密度、吸水率
江源区松花石密度一般在2.64~2.74(g/cm3),平均2.68g.cm3,高于普通岩石(密度平均为2.56g/cm3),用手握之显得厚重沉稳。吸水率一般在0.09~0.53%,平均0.28%,低于普通岩石吸水率(0.60%)。由此而做的松花石砚润色饱墨,是制砚的上佳材质。从化验分析结果看,绿色、黄绿色吸水率低,紫色松花石吸水率相对高些。绿色松花石可成为上乘砚料。
4、抗压强度、冻融压缩强度、防腐能力
江源区松花石干燥压缩强度(Mpa),一般为86.2~227.7Mpa,平均136.4Mpa。抗压强度高于普通岩石(其平均值为100Mpa)。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冬季温度低时不影响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