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人口基数;
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注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数变为零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多。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的。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特点
影响原因措施变化趋势4.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2)类型及特点:
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增长很快
①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压力;②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①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②医疗进步,死亡率下降。
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趋缓
发达国家增长缓慢
①劳动力不足;②国防兵员不足;③青壮年负担重。
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人口数量比较稳定,甚至负增长
(3)现阶段,判断“三率”高低的参考数值,如下:
(4)人口金字塔的判读人口金字塔图
年轻型
的类型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主要特点
老年人口比重小
成年型
,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
老年型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
,
金字塔形状
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增长模式
迅速增长传统型
缓慢增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现代型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多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较多。△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过渡。(2)发达国家:到
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6. 人口老龄化问题
(1)衡量指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10%以上7%以上。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
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青壮年负担过重。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2.人口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3.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19世纪以前:①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②流向: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③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
(2)二战以后: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②流向:从发展中国家(亚、非、拉)流向发达国家(西欧、北美、大
洋洲)和西亚、北非等石油输出国
③影响因素: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等石油资源的开发
(3)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二战前←←←←亚←←←←非←←←←欧
大洲
二战后洲→→→洲→→→洲←←←
←←←←←←
1年)的迁移活动。
→→→→大洋洲→→→→北美洲→→→→拉
美→→→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4.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内人口迁移(1)建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迁移原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迁移方向:东部→→→西北、东北地区、海南(支援边疆建设)迁移特点:有计划、有组织。(2)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在:
迁移原因: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③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镇落户。
迁移方向:中、西部→→→东部;农村→→→城市。迁移特点:自发性的。流量发生明显变化,频率加快。5.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1)对迁出地:
有利影响: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不利影响:①人才流失;(2)对迁入地:
有利影响:①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②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恶化)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为了寻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更多的经济待遇,
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
(3)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4)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②促进迁入地的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②劳动力不足;
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③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的生活及文化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 人口合理容量
2.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
3.人口合理容量: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合理值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城市功能分区
(1)特点:①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
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土地。
(2)常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3)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收入阶层
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高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
建筑面积面积大,有些有独立的庭院面积小,拥挤密
集
位置
多在城市外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多在内城,多与低地、
工业区相联系
公共设施完善,生活方便缺乏,生活不方便
环境质量优美较差
(4)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
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5)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概念: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3)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b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
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
②历史文化(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③社会因素:如收入状况、知名度、种族宗教和人种等;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的划分
(1)划分指标:城市人口规模
(2)类型:从小到大一般可划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人口的规模大小。2.城市的服务范围:
(1)概念:把到该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来源点画在图上,就构成该城市的服务
范围。
(2)服务范围:城市本身,以及该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3)特点: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3、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级别
小城市大城市
低高
服务种类
少多
服务级别
低高
服务范围
小大
城市数目
多少
相互距离
近远
城市的等级、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相对应的。
4.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5.城市等级体系: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相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第三节城市化
1.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①人口城市化: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聚;
②地区城市化:乡村地区变为城镇,城市范围不断扩大。2.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1)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
(2)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
4.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城市化发展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
S”形曲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
(2)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
城市化水平30%以下,低30%~70%较高
70%以上,高
特征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出现的问题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空洞化等
郊区城市化发展新趋势
后期阶段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
(3)不同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5.关于逆城市化:
①表现:人口向乡村或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
增加。
②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6.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7.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图形表现成因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市区人口激增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
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
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3)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4)社会问题突出;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8.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9.城市化的影响分析(1)有利影响
分析角度人口转化产业结构科技文化、思想观念(2)不利影响分析角度资源问题生态问题
答题模板
导致大量土地占用,耕地面积减少造成城市及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沉降
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大气污染
环境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水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产生噪声污染
社会问题
汽车增加,人口膨胀导致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乡村人口无序进入,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答题模板
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带动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第三章
第一节
1.农业分类
(1)按生产力性质分(2)按生产对象分(3)按投入多少分(4)按产品的用途分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粗放农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农业区位的定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农业区位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3.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气候:光照、热量(含昼夜温差大小)
、降水
地形: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立体农业;高原→→→畜牧业;土壤:肥沃;贫瘠——酸性土壤(红壤、紫色土——茶叶)水源: 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
市场——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劳动力——数量、素质
交通——扩大市场;
科技——冷藏保鲜技术(机械、化肥、良种)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花(果)基鱼塘)5.农业地域:
(1)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
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游牧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园艺业。
*种植园农业: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密集型农业。如咖啡、橡胶、茶叶等。*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一种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迁移农民通过烧荒种植,粗放经营以
获取农产品,待地力耗尽则放弃耕作,再继续垦荒。
*园艺业:与庭院栽培有关的集约种植的农作物及其栽培、繁育、加工利用技术。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1)混合农业: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也属于混合农业。(2)类型:小麦—牧羊带。
(3)分布:西南部和东南部(墨累—达令河盆地)(4)生产特点:生产的灵活性好,市场的适应性强。
(5)土地利用方式: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划区轮牧)(6)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①气候温和湿润;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
;
社会经济条件:⑤市场广阔,主要为国际市场;⑥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⑦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⑧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⑨政府的扶持和鼓励;
7.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①西北地区:水源
②东北地区:热量(低温、冷害)③华北地区:旱涝、盐碱、风沙④南方地区:旱涝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1)作物:水稻
(2)主要分布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亚洲季风气候区(3)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水利工程量大;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
;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多采用小型农机具。△季风气候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旱涝灾害。(4)区位条件:
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②大多数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粮食(市场)需求量大;④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生产习惯)
(食物偏好)
;
⑤居民的饮食习惯,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产量最大)
印度是亚洲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 商品谷物农业
(1)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
春小麦:春播秋收(适合比较冷的地方种植)冬小麦:秋播夏收
(2)主要分布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家庭经营)等。
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国营)
(3)生产特点:一大三高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4)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地广人稀;③交通运输便利;⑤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⑥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②市场广阔;④机械化水平高;
。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大牧场放牧业
(1)定义: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分布区: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具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牧牛:美国、阿根廷养羊:澳大利亚、南非
(3)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4)区位优势(有利的区位条件)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④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习惯)⑤海上冷冻船的发明;(科技)
(5)发展措施(我国内蒙古、新疆等牧区可借鉴之处④⑤⑥)
①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②种植饲料;③开辟水源;2.乳畜业
(1)定义: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2)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3)分布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4)影响因素:饲料因素、市场因素。(5)西欧乳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多雨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层肥沃,有利于多汁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③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④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⑤机械化水平高;
(6)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
④培育良种牛;
⑤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第四章
第一节
1.工业分类:(1)按性质分
重工业;轻工业
(2)按主导区位因素分: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选择
原料导向型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市场导向型工业: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等。(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动力导向型工业:冶金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服装鞋帽厂,电子装配厂等技术导向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3)按工业布局类型分
煤铁复合型:鞍钢,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区,临海型:宝钢,意大利塔兰托,日本福山
临空型:“硅谷”,“硅岛”,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中关村等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工业区位因素的判定按一般原则外,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原则
石化工业属市场指向型有色冶金属动力指向型普通家具厂需接近市场瓶装饮料厂需接近市场乳品生产一般接近市场
3.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①土地(地形、租金)
;②水源;
③原料;
④燃料(动力);;④科技;
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②交通;③劳动力(数量、质量)
⑤政策;⑥乡土情感;⑦环境因素;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增强;
(2)劳动力的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减弱,劳动力的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
增强;
(3)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一直很重要;(4)信息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增强;(5)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增强;5.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①19世纪——接近煤炭产地;
②20世纪初——接近铁矿产地(冶金技术提高,冶炼钢铁所用焦炭量大幅度下降)③二战后——接近消费市场(大型运矿船的出现)
6.鞍钢的区位选择: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原料导向型
宝钢的区位选择:接近消费市场(煤炭——安徽淮南、山西等地,铁矿——澳大利亚、
印度、巴西进口)——市场导向型
7.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有空气污染的工业:(水泥厂,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炼油厂,酿造厂等)
区位选择(因条件而异):①位于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
②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位于与季风垂直的郊外;
(2)有水源污染的工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化工厂,炼油厂等)
区位选择:①远离水源地;
②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地带;
△注意:化工厂、炼油厂既有空气污染又有水源污染。
具体条件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原料指向型;伊春家具生产厂属原料指向型,
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市场指向型
粗铜冶炼宜接近原料产地;精解铜需要选择能源地。
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高档家具厂则接近市场
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原料指向型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或廉价的劳动力等而产生的空间联系。
1. 工业联系的类型:
(1)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生产联系)(1)空间利用上的联系(空间联系)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 工业集聚的优势
(1)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最终降低
生产成本,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2)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3. 工业地域类型:(1)按成因分类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具有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既有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又有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2)按性质分类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进一步发展为工业城市;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生产潜力小。4.工业地域联系的方式: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5. 工业分散
(1)原因:发挥各地优势,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在各地(或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2)适合:①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价格昂贵,可空运。
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如:汽车生产的全球化。
(3)工业分散的支持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4)老工业区的分散:老工业区工业过分集中,环境污染严重,工厂之间出现争水、争地、
争动力的现象,不利于工业进一步发展,而应适当分散。
如: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俄罗斯→(箭头代表工业分散方向)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 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1)“一” 一个核心:大型工业企业(2)“二” 两个区位条件:煤、铁
(3)“三” 三个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4)“四” 四个典型地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5)“五” 五个工业部门:煤炭(电力)
、钢铁、机械、化工、纺织
;
离铁矿区近(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铁矿)
广阔的市场;
;
;;
2. 传统工业区典例——德国鲁尔工业区(德国工业的心脏)(1)区位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
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
(2)衰落的原因:
充沛的水源;
生产结构单一(长期局限于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内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
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生产供大于求、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3)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①减少工厂数量,扩大工厂规模;
②新建或引进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
调整工业布局:①工业布局向西部、南部拓展;
②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
优化环境:①严格控制“三废”排放;
②建设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③植树造林、种草。
3. 新工业区
(1)代表性工业:传统轻工业、高技术产业(2)特点:
地区新——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的乡村地区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之后
形式新——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3)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
,日本“硅岛”印度班加罗尔,北京的中关村。
4.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1)特点:小、轻、同、专、散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的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
(2)形成条件:①大批廉价劳动力;
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④政府的大力支持;⑤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⑥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广阔市场)
;
⑦20世纪70年代原料、燃料大幅度涨价;
(3)发展模式:工业小区——形成了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增强市场竞争力。5.案例——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区(1)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
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中所占比例较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
;
③高速公路,航空港等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临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
⑤市场稳定(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
——特殊..的区位因素影响。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五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 五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2. 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运费较低;投资成本高;
公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适于短途运输;空运: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费高;
水运:运量大、运费低,运速慢;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管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专管专用,灵活性差。3. 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4. 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和选线原则(1) 自然因素(制约性因素):
①地形:A.平原:要尽量少占用好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农田水利的关系;
▲铁路建设以桥代路的两种情形: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如青藏铁路;
二是节约土地;
三是减少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干扰。
B.山区: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陡坡上“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
②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长度。
③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应尽量避开断层,从
背斜穿过。
④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以及冻土、积雪等。
湿润地区注意排水;干旱地区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克服冻土和缺氧。
(2) 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决定性因素)
①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②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③技术因素:科技是交通建设的保障。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障碍,
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5.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车站、港口、机场)◆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港阔水深,不淤不冻;
避风条件好(天然的海湾,或地处山地背风坡)
(2)社会经济条件:
以大城市为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
交通便利(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注意:若为河港,要注意泥沙淤积对港口建设的不利影响(故凹岸建港)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影响航空港建设的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中;地质条件较好;天气较好;地势较高;
(2)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方;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2)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3)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4)交通运输网将聚落紧密联系,2.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2)商业网点布局的区位要求:
①大量消费人群——市场最优原则:市区中心或市内街角路口处;
②便利交通条件——交通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市区环行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
路沿线。
③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
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第六章
第一节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后工业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2.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3. 环境问题
(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洁能力)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3)类型:①资源短缺(水、土地、矿产、能源等)
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③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4)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表现分布地域
5.可持续发展:
①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②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③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代际,人与生物种群,不同国家和地区。
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
人们索取资源和排泄废弃物均不能过度。
资源短缺发达国家更突出
生态破坏
农村地区、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城市地区、发达国家
4. 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3)环境危及日益深刻
△资源短缺是相对短缺:①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
②生产技术水平低,对资源的利用率低;
△环境危及日益深刻:
①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②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
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循环经济三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3)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
境的影响程度。
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三是清洁的产品。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发展方向: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与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A.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综合循环利用;开发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B.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C.南方山区立体农业
.
.
如适度消费模式—节能减排策略等。
D.华北平原低洼地台塘农业
E.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