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铜器鉴赏论文_1

2021-06-26 来源:趣尚旅游网
青铜器鉴赏论文

---------------------------------------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鉴别论文

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是指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许多器物上还有铭文,是古代文物中的一大门类,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自宋代金石学产生以来,成为金石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中国古代青铜器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科学考古发掘的出土品,另一部分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世品。

对中国古代青铜是的鉴定,主要是之对青铜器进行断代、分期、质地、用途、真伪和价值进行判断和辨别。在当代社会,我们要识别一件古铜器的真假,应该掌握古青铜器鉴别的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式。同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科技手段当然不能落下,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能谱分析,即是将大量通过科学发掘和部分传世青铜器物作为标准器,将其元素含量按年代排序收集到数据库中,再将待鉴器物的元素含量数据与之对比,得出待鉴器物是否与标准器相符合的结论

X光电子能谱法即是一种表面分析方法,提供的是样品表面的元素含量与形态,而不是样品整体的成分。其信息深度约为3-5nm。如果利用离子作为剥离手段,利用XPS作为分析方法,则可以实现对样品的深度分析。固体样品中除氢、氦之外的所有元素都可以进行XPS分析。X射线激发出来的光电子,根据光电子能量。可以标识出是从哪个元素的哪个轨道激发出来的电子,如Al的2s、2p 等。由谱图可知,该薄膜表面主要有Ti, N, C, O和Al元素存在。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表面元素的定性分析。定性的标记工作可以由计算机来进行。但由于各种各

样的干扰因素的存在,如荷电效应导致的结合能偏移,X射线激发的俄歇电子峰等,因此,分析结果时需要注意,XPS谱图中峰的高低表示这种能量的电子数目的多少,也即相应元素含量的多少。

同时,我们应更好的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冶炼制作及发展过程,就会更好的做出判定。 秦以前(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是指在纯铜中加入锡、铅等金属,冶炼而成的合金。青铜器是用这种合金铸成的器物。当时称这种合金为“吉金”,因铜、锡、铅合金为金黄色,则铸造的器物被称作“金器”。

青铜器分为礼器、兵器、生产工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四类。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器物合金配比不同。在纯铜中加锡,是为了增加硬度和韧度,加铅是为了增加铜液的流动性。《周礼·考工记》中有:“......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金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是古人对青铜器合金比例的记载,现代科技的荧光能谱仪,对大量青铜标准器进行能谱分析,发现成熟稳定期的器物合金配比与古代文献记载基本吻合。运用这种方法,科研人员采集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合金配比数据,总结出青铜器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借助这种高科技手段,是可以把一些不符合合金配比规律或元素种类的伪器排除掉的。

然而文物鉴定界,在对科学仪器的使用上也存在意见分歧。有观点认为,使用科学仪器鉴定不够准确。理由是:如将古代青铜器残片融后再铸,其化学成分自然会与当时相符,仪器很难区分。另外,古代青铜残片融化后,原锈尽失,所铸器物即为金光闪闪之新器,需千年以上才可生成的器锈只能伪造。这时,就需

要靠眼力和经验判断其真伪了。辨别铜锈的真伪,要看有无结晶斑。结晶斑是青铜器历经几千年变化,在器物某一点或多点上发生膨胀,造成底锈外翻,使器表绿锈面上,呈现出褐、红、黑相间的凸斑。迎光侧视,可见到细碎晶体光闪,此斑略高于器表,手摸有凸感。大者如钱币,小者如黄豆。而人工合成的假斑没有晶体光闪。如果器表有结晶斑,一定要认真鉴别此斑是否与器物一体,有些作伪者将真器上的结晶斑取下,再附到伪器上。这种伪器,即使做得再好,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俗话说,“砍的没有旋的圆”,由于铜锈结晶斑的生成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很难仿造得逼真。因此正确鉴别铜锈结晶斑,成为青铜器鉴定的有效方法之一。再结合器物造型、纹饰神韵、手头轻重、整体锈色等方面因素,就可以鉴别出青铜器物的真伪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文物鉴定工作中,以目鉴为主、科技仪器鉴定为辅,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人文内涵,因而对它的鉴定更多地要靠专业人员丰富的知识和实践阅历。但诸如青铜器合金比例、瓷器釉质元素成分、有无添加剂、以及书画的用纸、用墨、用色、印泥等等,所需数据则靠科技手段来测评获取,再经过专业人员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所以目鉴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是文物鉴定的发展方向。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