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通过教师对工作及专业发展的规划设计以及学校对这种规划设计的管理,协调教师个人需求和学校需求的关系,使个人职业生涯与学校的发展相互促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支配之下的职业观和教育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在我国,广大教师的职业目标应该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我国现阶段,从事教师职业收入相对较低,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和落后的农村,而做一个优秀教师要付出很多的心血,所以要求选择教师职业的人要具有奉献精神,要能够抵御各种诱惑,甘于清贫,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
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某一时期的社会和教育模式等大环境。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要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社会对于这一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学校的各种制度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迅速,广大教师在社会上的
地位得到应有的提高,待遇不断得到改善,素质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并迈开可喜步伐。这些都是对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有积极影响的方面。但也有消极的方面,如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还比较低,教师的收入在社会上还相对比较低,我国的教育资源还相对不足,教育的公平性不能完全实现,“应试教育”的影响还相当存在。这些不利因素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要消除这些影响还要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搞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是衡量学校办学成效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教师水平与工作成绩的指标。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整天忙于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批改试卷,很少有时间进修和学习,工作中依靠的往往是过去的、现成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教的学生考试成绩好,升学率高,教师就可以在晋级、提拔、奖励或其他各方面待遇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有一种失败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许多教师的职业生涯是在一种职业倦怠的状态当中度过的。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教育,不再片面追求文化课考试成绩,也不单单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绩或工作业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综合的、全面的,一个好的教师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教师。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努力扩展知识领域。教师不光要懂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懂学生,懂怎样教育学生。每个教师都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都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素质教育为广大教师的职业生涯开辟了广阔前景。
目前,素质教育在一些地方不能顺利开展,除了来自外界的原因之外,内部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学校利益和社会利益、教师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利益关系,为了追求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利益,还是坚持原来的“应试教育”的一套做法。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就不断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次,给教师加压,并给学生加压。教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对领导的某些做法不赞同,也不得不服从,甚至自己还要给学生的负担加
码。这样表面上是为了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将来能考上大学,但牺牲的是学生全面、自由、自主的健康的发展。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并不是不知道“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实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对于“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痛苦并不是没有体会,但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慑于外界的压力不得不这样做。这种为了追求单位利益、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社会利益和学生利益的现象,说明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职业观存在问题。因此,端正职业观念,对自己的教育职业生涯重新认真地进行规划和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要解决当前教师队伍中教育教学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还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在“转变”和“提高”上下功夫。
“转变”就是要实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方法手段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成长的考核评价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特别是要结合现在正在进行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学习,从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提高对推行素质教育的认识。要认识到只有实行素质教育,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科学发展,才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科学发展,才是学校的科学发展,才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只有教育事业实现了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其次,教师要认真清理检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看自己以前的工作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哪些是符合的,哪些是不符合的,素质教育对自己提出了哪些挑战。对于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要坚持和进一步完善,对不符合的要改正和转变。如改变“应试教育”中的学生和教师拼时间、拼精力、搞题海战术,机械重复,不讲效率和效益,学生被动应付、滋长厌学情绪的状况。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
学生的学习成长的考核评价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既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即仅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指标的评价标准,又要防止学生和教师失去比学赶帮超的方向和动力的迷惘状况。要坚持科学评价、综合评价,防止单一评价、以偏概全;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防止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牺牲正常的休息、娱乐、锻炼和自由发展:既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又要防止片面化和单一性,要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对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察,促进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提高”就是提高教师从事素质教育的综合素质,包括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科专业水平、知识结构以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各项基本功和能力。还要提高教育行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行政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教师只有既具备渊博的知识,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对学生表现出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既是学生的师长同时又是兄长又是朋友,不但严格要求学生而且更能关心爱护学生,不但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光凭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实难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地学习,吸取各种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知识,以扩大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要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对教师来说,应该在如何教好学生上下工夫,而不是整天想着自己如何成名成家。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本功和各项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表达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与人沟通和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基本功和能力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一项,都不能成为好教师。因此,必须认识到,推行素质教育决不是要片面地给教师和学生“减负”,而是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要实现素质教育有效推行,要求教育行政人员、管理人员加强和改善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现代组织需要帮助员工管理好职业生涯,为员工提供最合适的职业和职业发展通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学校
也应该是这样。要按照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管理、培训我们的各级各类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事务主义的弊病,既要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又不人为地增加各种不必要的负担:既要尊重师生个性,又要防止和纠正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保证每个教师的职业生涯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也使每个学生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
(责任编辑:王哲先)
感谢您的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